混影视圈,当女导演难,当85后女导演更难
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我们微笑中含着泪,在泛黄的记忆里,一读再读。这两年,影视圈青春怀旧题材佳作迭出,如果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地域偏远;《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年代稍久;那么,自8月4日起上线的周播青春大剧《匆匆那年》,对全中国绝大多数的80后们来说,一切都刚刚好。这段聚焦于1983年前后出生者的青春故事,清新开启了一代人“不恨梦归处,只恨太匆匆”的那酸甜交加的回忆。
近日,《匆匆那年》导演姚婷婷接受了记者专访。“女导演就要苦得下去,美得起来”,对姚婷婷而言,这是一部为80后发声的作品,也是在一部在一代人的回忆里致敬青春的作品。
80后最了解80后的青春
“没有刻意去表现情怀,初心最重要”
用4K高清规格拍摄网络剧,每集成本过百万元。这部改编自著名作家九夜茴人气小说《匆匆那年》的同名电视剧,早在电影院首映时,就受到了百余圈内人士的集体点赞,纷纷留言“很久没有这么感动的青春题材影视作品”“想起了我的16岁”,并获封“8月最值得看的剧”。在原著作者“九夜茴”看来,这部网络剧忠实呈现了书中人物的气质,“笔下的人物跃然眼前”。导演高群书也连连盛赞:“没想到现在网络剧可以做得这么高级,整体非常好!”
当然,让观众们感触最深的,是久违的“80后”符号扑面而来,裹挟着生动的记忆,带无数人穿越到那个躁动又美好的年代:一起办黑板报、上课传纸条、动人的《灰姑娘》、为到底是流川枫还是樱木花道帅争到面红耳赤、看《还珠格格》,喜欢《小王子》……第一集的那句小标题“校服再丑,你再也穿不到了”,会不停在心头泛滥,到你泪眼模糊。
“从一开始,我们就希望做一部和以往的青春偶像剧不同的片子,一定是要和80后这一代的青春有关的,最重要特质就是真实”,姚婷婷告诉记者,“虽然片中也有不少的遗憾,但是总体反馈还是不错的,大家都表示蛮有共鸣。”
“网络剧是依照原著小说而来的,小说的人物和气质,是完全保留的。剧中的主人公是出生于1983年左右的那一代人,故事发生的时间定格在1999年”,身为一名80后,姚婷婷认为80后的青春自然80后最了解,最有感觉,“我的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将近10年,当陈寻回望青春的时候,就带着我们这代人重走了一遍青春路,气场上比较契合。”
在聊及为何能将“真实”做到如此的近乎极致,姚婷婷是这样回答的,“我们没有去刻意表现情怀,初心很重要。”
对电影有自己的坚持
“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好的片子,会很伤心”
身为一名出生于1986年的新生代女导演,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电影创作专业的姚婷婷,此前创作的多部剧情短片及纪录片,都在业内获得了极高关注和好评。剧情短片《顶缸》《特殊交易》都获得了很多奖项,《匆匆那年》,是她拍摄的第一部长片。
以往,网络剧总是给人以粗制滥造或者热衷恶搞的感觉,但《匆匆那年》完全颠覆了外界的这一固有印象。饱满的故事,生动的人物,细腻的镜头,清新的画面,都在告诉观众这绝对不是传统模式下的网络剧。姚婷婷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在坚持用镜头语言讲故事,“一般电视剧差不多一集就是十几二十场,《匆匆那年》一集达到三十到四十场,观众会发现叙事节奏很快。”
正值暑期档,两部青春电影——郭敬明的《小时代3》和韩寒的《后会无期》,广受关注,更有不少粉丝拿姚婷婷《匆匆那年》里的原汁原味和这两部做比——认为相比起《小时代3》的浮华以及《后会无期》里的迷茫,《匆匆那年》才是真正属于80后的“致青春”。聊起这两部作品,姚婷婷告诉记者,“《小时代》不是我喜欢的类型,我看过1和2,3还没时间去看,韩寒的《后会无期》我看了,我是觉得他本身就是一个思维很独特的人,所以和常规电影不一样的,我还是更喜欢有故事情节的。”
“我觉得电影应该有电影的尊严。现在的国产电影的市场处在最好的时候,质量却是最差的时候,并不是所有放在大银幕的放映片子都叫电影啊”姚婷婷有些小无奈地笑道,“如果很长一段时间看不到好片子,我会比较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