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自制剧上半年榜单 6-10名
传统电视剧制作缩水 网络自制剧反客为主
“一剧两星”新政之后,单集电视剧的成本天花板已经显现。与电视剧制作大量“缩水”相反,网络剧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一方面电视台压缩购剧预算,引发单集制作预算大幅减少,电视剧制作产业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下进入“寒冬”;另一方面,网络自制剧凭借娱乐性、互动性、题材宽泛性、数据资源等先天优势,借此机会跑马圈地。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新政之下,做网络自制剧是出路。另外,卫视的独播策略和越来越贵的版权价格也是视频网站加大投入的主要原因。”
根据艺恩咨询统计,2014年的网络自制剧数量将在1700集以上,而2013年网络自制剧数量还不到1000集。从整个行业来看,今年视频网站相较去年的投入都增加了100%—200%,最多甚至有的高达300%。大部分投入都用于提高制作水准,提升观看体验的同时也提升商业价值。
网络自制剧上半年榜单 1-5名
剧王背后:产品经理思维成关键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传统影视项目都是以项目作品为驱动,只注重资本和内容的结合。而互联网时代,必须要用产品思维来替代作品思维,从项目驱动转向用户驱动,并用大数据的调研来取代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做用户喜欢的“内容产品”。相比而言,《超级教师》在明星卡司和制作成本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凭借“互联网产品经理思维”成为黑马突围,对于目前视频自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乐视网总制片人郝舫分析认为,《超级教师》就是典型的以“互联网产品经理思维”来运作的案例。在前期,乐视网借助数据对原著和相关题材小说粉丝的需求进行挖掘,准确捕捉用户的偏好和兴趣,定制和优化自身产品制作;在运营和市场推广层面,则瞄准暑期档精准投放播出,并且针对核心受众的学生群体,打出一系列市场推广组合拳,保证和用户全流程互动。例如《超级教师》不久前播出的一集中,男二号小白意外遇刺,生死不明。运营等相关团队迅速做出反应,根据用户的强烈意愿,决定当晚临时加播一集,这成为用户意志决定产品运作的典型案例。
未来竞争加剧 生态为王
未来,随着更多资本和传统制作人才的涌入,可以预见,互联网自制内容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而“互联网产品经理思维”的核心思想,正是在乐视“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的整合布局中得以托生和充分施展。自制内容可以横跨五屏在4K终端上为用户呈现极致体验,实现与观众零距离交流;乐视商城与乐视生态天猫店等电商平台,也让基于乐视自制内容的衍生品有了输出渠道,无形中拓展了产业链的纵深影响力;在乐视TV·超级电视上的数千款APP应用涵盖了游戏与动漫等类别,可以为乐视自制产品进行跨行业开发量身定制。在乐视大生态上,乐视自制形成了自己的小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