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网讯www.zlook.com 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刚刚闭幕,戛纳获奖作品《狂野时代》便宣布定档11月22日全国上映。这部由毕赣执导,易烊千玺、舒淇领衔主演的艺术电影,同时公布了全球上映计划。
影片定档海报呈现大理石雕塑被怪物之手拨开的瞬间,裂痕深处尘封的“迷魂者”滑落眼泪。这一视觉意象完美诠释了影片主题——破碎冰冷表象下隐藏的狂野之心。
01 平遥到全国:一部艺术电影的巡展之路
平遥国际电影展刚刚将《狂野时代》作为闭幕片进行中国首映。 这一安排颇具深意——毕赣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这次放映是一种“主场回归”。
从戛纳到平遥,再到全国影院,《狂野时代》走了一条典型的艺术电影展映路径。5月在戛纳全球首映时,2309座的卢米埃厅座无虚席,映后掌声长达10分钟。
影片在戛纳获得主竞赛单元特别奖,评委会主席朱丽叶·比诺什坦言,这个奖是专为《狂野时代》特设的,因为它“很打动我,虽然我说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02 梦境与现实的哲学探索
《狂野时代》设定在一个人类已经不再做梦的世界里,有一个“怪物”依然整日沉迷于梦的幻觉中。 舒淇饰演的角色拥有看清这些幻觉的罕见能力,决定潜入他的梦中揭开真相。
影片分为六个章节,分别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思维六种感官。 毕赣通过这一独特结构,试图在银幕上实现感官的全方位调动。
易烊千玺在片中挑战一人分饰五个角色。 他在戛纳媒体会上坦言:“其实我到演完我都不知道我的角色到底经历了什么,每个小角色小故事,每个周期导演也在不断修改,我可能也比较混乱,需要做的主要是稳定住每个角色的气质。”
03 国际媒体评价两极分化
《狂野时代》在戛纳首映后引发国际媒体激烈讨论。《卫报》给出四星评价,称赞影片“大胆而雄心勃勃;它在视觉上令人惊叹,充满迷幻与眩晕感”。
《综艺》杂志则评价电影“复杂的结构可能会让习惯简单故事的观众头疼,但对想念电影魔力的人来说,它像一封写给老电影的情书:教我们重新学会在银幕前放下手机,享受被电影完全俘获的快乐。”
不过,《Deadline》持批评态度,认为“本片可能是本届最差劲的参赛片,却又是最佳导演奖的有力竞争者”,批评其设定“根本说不通”。 这种两极分化的反响,恰恰印证了毕赣作品一贯的挑战性。
04 毕赣的电影美学探索
《狂野时代》是毕赣继《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后的第三部长片。 这位从贵州凯里走出来的导演,一直致力于探索梦境与现实的边界。
毕赣的电影语言深受塔可夫斯基、王家卫等大师影响,但又带有鲜明的个人印记。 他擅长将故乡凯里的地理元素转化为超现实意象,在《狂野时代》中,这种风格得以延续并发展。
制片人黄旭峰曾表示,毕赣的作者性“不是固步自封的作者性,而是不断敞开、不断生长的作者性”。《狂野时代》在戛纳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艺术电影在国际影坛的持续突破。
05 全球同步上映的战略布局
《狂野时代》公布了详细的全球上映计划:中国香港11月27日;中国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11月28日;法国12月10日;美国2025年内;英国2026年2月27日;日本2026年5月8日等。
这一精心安排的上映路线图,显示出片方对影片国际市场的重视。随着中国电影在全球影响力提升,艺术电影的海外发行已成为重要一环。
影片片长160分钟(2小时40分钟),这将是对观众耐心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影院体验的一次回归呼唤。
随着11月22日的临近,中国观众将有机会亲自体验这部充满争议与魅力的电影。对于易烊千玺和舒淇而言,《狂野时代》是他们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中国艺术电影,这是一次成功的国际突围。对于观众,这或许是2025年最不容错过的银幕体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