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网讯 一本相册,十六张照片,七位平民,一场跨越88年历史长河的对话——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
“这些底片,就是我们的子弹。”在电影《南京照相馆》中,刘昊然饰演的阿昌冒着生命危险冲洗日军暴行底片时这样说道。如今,这部影片本身也成为了击中历史真相的一颗子弹,飞向国际舞台。
截至发稿时,《南京照相馆》累计票房已突破30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第25部达成此成绩的影片,并已斩获第20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这部由申奥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领衔主演的电影,正以其独特的艺术力量,让世界聆听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回响。
01 历史真相的银幕见证
《南京照相馆》故事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期间罗瑾、吴旋守护“京字看点网讯www.zlook.com 第一号证据”的事迹。1938年,15岁的照相馆学徒罗瑾在冲洗日军军官送来的胶卷时,发现记录暴行的照片,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加洗保存。
影片采用“大历史,小切口”的叙事模式,将镜头对准1937年南京陷落后,躲在吉祥照相馆内的七位平民。他们原本只想保命,却在冲洗日军照片过程中,意外发现记录屠城罪证的影像,最终决定将底片送出南京,让世界知晓真相。
导演申奥表示,创作团队花费三年时间研究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影像文献,累计阅读近千万字文献、上万张历史图片。一本盖着“不许可”印章的罪证影像画册,深深触动了团队,促使他们围绕“罪证影像”构建故事。
02 艺术价值与获奖认可
《南京照相馆》的艺术成就已获国内权威认可。在8月28日揭晓的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中,影片一举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重量级奖项,成为本届电影节最大赢家。
影片突破了传统战争片的宏大叙事,通过照相馆这一微小空间,展现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抉择与觉醒。制片团队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搭建2.5万平方米实景,1:1复刻南京城墙,并在南京文物局指导下耗时两个月还原照相馆历史细节。
演员表演也备受赞誉。王传君对汉奸翻译王广海的演绎“精彩至极”,将性格懦弱却复杂的利己主义者塑造得立体可信。中日混血演员原岛大地饰演的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从保留一丝“人性”到彻底沦为军国主义暴徒的转变令人印象深刻。
03 票房口碑的双重肯定
自7月25日上映以来,《南京照相馆》票房表现强劲。截至发稿时,累计票房突破30亿元,成为2025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影片先后两次密钥延期,将延长放映至10月24日,反映出市场需求的持续高涨。豆瓣开分8分,首日调查中43%的观众给予五星好评。
不少观众观影后陷入沉思与感动。“首映那天,散场后没人愿意离开座位。”导演分享这一场景时,联想到《辛德勒名单》在西德上映时的类似情景。更有年轻观众在社交平台描述,有场次结束后,几位零零后观众自发走到银幕前鞠躬,这一幕被录下后获十万点赞。
04 奥斯卡征程的历史意义
若《南京照相馆》最终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提名,将是中国内地电影自2001年《卧虎藏龙》获奖、2021年《少年的你》提名后,再次在这一重要国际奖项上取得突破。
奥斯卡国际影片奖每年吸引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经过提名筛选,最终仅有五部作品能登上颁奖典礼舞台。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2026年举行。
影片的国际化表达为其奥斯卡征程增添了可能性。它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切入重大历史事件,人性共通的情感跨越了文化与语言界限。片中角色不是天生的英雄,他们恐惧、挣扎,最终在目睹暴行后选择挺身而出,这种人物弧光具有普世感染力。
随着奥斯卡评选进程的展开,这部已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影片,将有机会向世界讲述南京1937年的故事。无论最终是否获奖,它都已经完成了让历史真相跨越国界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