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网讯www.zlook.com 死亡这一话题,在香港导演陈茂贤的镜头下,成为了照见众生相的镜子。9月25日,香港电影制片家协会宣布,电影《破·地狱》将代表中国香港角逐第9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影片。
这部以香港殡葬业为背景的影片,由黄子华、许冠文、卫诗雅主演,去年在香港上映后,以破1.22亿港元的成绩登顶亚洲及华语片港澳票房,随后更是创下近1.7亿港元的香港华语片票房新纪录。
1 殡葬题材的破圈之路
《破·地狱》是首部以香港殡葬业为背景的电影作品。影片讲述了失业的婚礼策划师魏道生(黄子华饰)为生计转行成为葬礼经纪人,与传统的喃呒师傅文哥(许冠文饰)组成“一文一武”的搭档。
电影片名“破地狱”取自香港传统葬礼仪式,这种道教法事旨在帮助亡灵解脱地狱之苦,已被列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导演陈茂贤巧妙地将这一仪式延伸为对生者内心地狱的破除。
影片通过五场不同的丧礼,展现了现代香港社会面对生死的态度。电影中呈现的不仅是葬礼仪式,更是生者如何通过告别逝者来解脱内心枷锁的过程。
2 票房奇迹与奖项肯定
《破·地狱》自2024年11月9日在香港上映后,票房表现强劲。上映不足一个月便突破1.22亿港元,成为香港影史华语片票房冠军。截至2025年5月,该片在港澳地区的累积票房已达1.69亿港元,远超此前保持纪录的《毒舌大状》(约1.15亿港元)。
在票房成功的背后,是业界对影片艺术价值的认可。在2025年第43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破·地狱》获得了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18项提名,刷新近十年提名纪录。
最终影片斩获五项大奖,包括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最佳女主角(卫诗雅)、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及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在国际舞台上,《破·地狱》同样表现出色。在2025年举行的第27届意大利乌甸尼远东电影节上,影片加长版同时荣获观众票选的银桑奖以及专业观众的黑龙大奖,成为该届电影节唯一获奖的香港电影。
3 文化内涵与社会议题
《破·地狱》通过殡葬题材,深入探讨了家庭关系、性别平等、传统与现代冲突等社会议题。影片中,文哥与女儿文玥(卫诗雅饰)的父女关系是主线之一。
由于传统“传男不传女”的观念,文哥将女儿排除在技艺传承之外,这成为父女间的心结。影片高潮部分,文哥最终打破传统,允许女儿为自己主持“破地狱”仪式,实现了对父权制家庭枷锁的破除。
电影还通过多个案例展现了香港社会的多元面貌。如同性恋人苏苏无法公开悼念逝去伴侣的悲痛,以及不愿安葬儿子、希望借助科技未来使其复活的母亲甄小姐的故事。
这些情节不仅推动了主角的成长,也让观众思考何为真正的亲情与告别。
4 冲奥优势与挑战
《破·地狱》代表香港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具备一定的优势。影片以香港独特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展现了地道的本地风俗,同时探讨的生死、家庭等主题具有普世性。
这种地域特色与普世主题的结合,符合奥斯卡国际影片奖的评审口味。
影片的演员表现也是其冲奥的一大亮点。许冠文与黄子华两位笑匠的搭档,为这部涉及沉重主题的影片增添了温暖与幽默。卫诗雅为饰演救护员兼后来主持“破地狱”仪式的角色,苦练9个月相关仪式动作。
5 从香港到国际:文化传播的挑战与机遇
《破·地狱》冲奥之路,也是香港电影国际化的又一次尝试。导演陈茂贤在影片全球首映后曾表示,这部电影给了人们一个公开讨论生死的机会。
影片中红磡地区作为故事背景,是许多国际观众认识香港的窗口。电影通过这一熟悉的地标,展现了香港除了国际大都市形象外的另一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的香港。
对于国际观众而言,《破·地狱》可能成为一扇了解香港文化的窗口。影片中展示的殡葬仪式、家庭观念以及社会结构,都是香港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让这些文化元素被国际观众理解和接受,是影片冲奥面临的一大挑战。
《破·地狱》的奥斯卡之旅无论结果如何,已证明了香港电影的生命力。随着香港电影越来越多地关注本土文化挖掘,如《破·地狱》这样扎根传统、观照现实的作品正获得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