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看点网 > 新闻资讯 > 娱乐八卦 > 正文

创建近零碳园区,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

来源:看点网
时间:2024-02-23 16:12:37
  中碳环联生态环境(北京)有限公司   邢红霞、张韧

  一、近零碳园区的创建的背景及重要意义

  1.近零碳园区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要性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0月2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后序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2023年8月15日是第一个全国生态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成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

  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的估算,工业领域的排放占到总排放量的70%左右,工业园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已经成为各类企业聚集的主要形式,总体谋划创建近零碳排放园区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2.相关指导政策

  目前还未发现有全国性的近零碳园区政策或标准,部分地区先行先试编制了一些指导性政策,包括:《山西省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山西省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申报指南》的通知,晋发改资环发[2023]265号;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示范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鲁环发〔2023〕16号等。

  (中碳环联可提供各种项目咨询、节能评审及绿色低碳行动方案编制等服务www.tanyihui.org.cn)

  二、近零碳园区的特征和标准要求

  1.什么样的园区才算是近零碳园区

  目前来讲,近零碳排放园区暂无统一规范的定义。根据各地发布的指导性政策,一般来讲,近零碳园区的特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是碳排放总量不大,且发展趋势与碳排放量实现脱钩。

  (2)是碳排放强度不高,且显著低于所在区域平均水平。

  (3)是用能结构较优,电气化水平高特别是绿电占比较高,易于开展清洁能源替代。

  (4)是产业结构较优,低碳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易于推进。

  (5)是政策管理体系较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基本形成。

  2.近零碳园区的评价指标和标准

  各地对于近零碳园区的评价指标和标准不尽相同,以山东省近零碳园区示范创建评价指标体系为例,我们可以看出,整个评价体系中指标分为六个类别,分别是低碳管理、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基础设施、低碳交通和低碳生活。每一类别中又有若干个二级指标,合计共有二级指标25个,其中约束性指标14个,参考性指标11个,对于约束性指标必须提供数据支撑,参考性指标可根据园区实际情况进行填报。目前关于各项指标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评分机制,只能以约束性指标为近零碳园区的创建基础,以参考性指标作为近零碳园区的创建导向开展相应的工作。

  表1. 山东省近零碳园区示范创建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指标属性

  低碳管理1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吨较2020年下降约束指标

  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吨/万元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约束指标

  3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制度全面落实约束指标

  4绿色金融与专项资金使用绿色金融工具,申请专项资金参考指标

  5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情况取得较大成效参考指标

  6开展碳普惠相关应用场景至少2个参考指标

  7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设期内每2年至少编制1次约束指标

  8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情况获得相关称号参考指标

  低碳能源9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较2020年下降约束指标

  10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较2020年上升约束指标

  11可再生能源利用、余热回收利用项目实施若干项目参考指标

  低碳产业12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吨/万元较2020年下降约束指标

  13“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政策100%执行减量替代约束指标

  14“两高”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30约束指标

  1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较2020年上升约束指标

  1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参考指标

  17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重点工业企业数量占比%≥20约束指标

  18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至少建设1个参考指标

  低碳基础设施19新建公共机构、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50参考指标

  20新建建筑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与低碳、零碳建筑比例%≥5参考指标

  21星级绿色建筑占园区新建建筑比例%≥5约束指标

  22可再生能源路灯占比%≥60参考指标

  低碳交通23大宗货物采用铁路、水路、封闭式皮带廊道等运输方式的货运量比例%较2020年上升参考指标

  低碳生活24生活垃圾分类全面实施约束指标

  25绿化覆盖率%≥15约束指标

  山西省的近零碳园区指标设定方式采用的是五类一级指标,七项二级指标,但均为必选指标。上海市近零碳园区指标设定方式采用的是评分制,五类一级指标分别赋分,最高的30分,最低的15分,在八项二级指标中进行分值分解。四川省、天津市近零碳园区指标设定方式采用的是赋分制,与上海相似。深圳市近零碳园区指标设定方式采用的是核心指标加一般指标,与山东类似。

  三、国内近零碳园区的创建现状

  1.当前国内近零碳园区创建工作的进展

  从公开信息来看,目前已经开展近零碳园区创建工作的省市包括了四川省、深圳市、天津市、上海市、山西省、山东省、湖北省、成都市等。其中深圳已经开展了三批次的试点工作,上海已经开展了两批次的示范创建工作。其他省市开展的绿色园区、循环化园区等由于内容不同,没有计算在内。

  表2. 目前各地开展近零碳园区创建工作的省市

  序号省市名称发布时间

  1四川省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2022.4.24

  2深圳市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2021.11.4

  3天津市天津市《开展低碳(近零碳排放)示范建设工作》的通知2021.11.1

  4上海市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2022.12.27

  5山西省山西省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023.7.25

  6山东省山东省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示范创建实施方案2023.7.6

  7湖北省湖北省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20.9.7

  8成都市成都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试行)2022.3.14

  2.国内近零碳园区的示范项目

  各地公开的近零碳园区的案例还不是很多,能够看到部分信息的案例包括:湖北省武汉格林美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襄阳谷城经济开发区,四川省成都市独角兽岛近零碳排放园区、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成都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近零碳排放园区,深圳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安托山总部园区、深圳天安云谷产业园、新木盛低碳产业园,以及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亦庄金风科技智慧园区等。

  3.各地政府在近零碳园区创建工作中的角色和责任

  从发布文件的部门分析,山东、四川、湖北、深圳、天津等地由当地生态环境厅发文组织近零碳园区创建工作,山西省由当地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组织近零碳园区创建工作,上海由发改委、经信委和生态环境局联合发文组织近零碳园区创建工作。不同省市牵头部门各有差异,目前没有完全统一。

  4.园区如何参与近零碳园区的创建工作

  一般来讲,各地文件中均明确零碳开发区示范的申报主体是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管理机构,也就是各园区的管理委员会。符合条件的开发区开展自主申报工作,并逐级上报。

  四、近零碳园区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1.近零碳园区在节能环保产业和低碳经济中的市场机遇

  总体来讲,近零碳园区的市场机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1)勇立潮头,顺应国家新发展理念,推动园区的绿色化、低碳化、高端化发展。

  积极推进近零碳园区建设,顺应了国家新发展理念,促进了生产消费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园区的绿色化、低碳化、高端化发展,对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制度、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有重要意义。

  (2)抓住先机,优化园区产业结构,促进园区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很多园区受到土地、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推进近零碳园区建设,用新发展理念改造存量、构建增量,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能源、新基建、新技术的建设与使用,进而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产业结构。

  (3)协同发展,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提高园区资源利用效率

  推进近零碳园区建设,可以有效促进园区内企业之间废物资源的交换利用,在企业、园区之间通过链接共生、原料互供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构建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生产过程协同、耦合和互联互通,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的物耗、水耗和能耗,改变粗放的能源资源利用方式,协同减污降碳,切实提高园区的资源产出率,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对于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4)顺应自然,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一些地方的产业园区成为污染物集中排放场所,对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有的甚至已对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群众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离不开环境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提升。推进近零碳园区建设,变末端治理为源头减量、全过程控制,促进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实现园区废物近零排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入园后集中生产的环境负荷,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2.近零碳园区的相关效益

  近零碳园区的相关效益可以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来分析:

  (1)经济效益。

  通过优化建筑和设备,改进生产流程,改变能源使用结构和模式,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协调能源需求和供给。这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还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竞争地位,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社会效益。

  可以帮助园区内企业更好地推广可再生能源,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提高对能源的管理和控制,鼓励园区企业和周边组织采用可再生能源,引导行业企业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3.目前近零碳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我国近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1)可应用的绿色低碳发展技术储备不足。包括规划技术、信息技术、物流联接技术、污染控制和预防技术、源头削减技术、废物最少化技术、循环再生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等。急需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并创造条件推广应用这些科学技术。

  (2)部分园区碳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有些园区没有设立专门的碳管理机构,没有专职人员。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园区碳相关数据较为匮乏,很难对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状况进行绩效评价。

  (3)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园区在绿色低碳化创建过程中会遇到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滞后的情况。

  (4)绿色低碳技术人才匮乏。缺乏人才的问题较为突出,目前迫切需要通过培训培养,提高相关人员的技能,不断学习该领域的新知识,以保证绿色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

  4.如何克服创建过程中技术管理和市场方面的挑战

  核心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在近零碳园区创建过程中,由于指标体系内容专业性较强,涉及到碳排放总量、强度等数据的核算,园区管理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与科研院所及专业咨询机构合作推进就成为各园区的首选。这些专业的机构在长期的研究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对于创建的标准政策、方法指标、申报路径等都比较熟悉。可以协助园区解决创建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五、近零碳园区的政策支持和实施路径

  1.国家、地方政府对近零碳园区的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

  目前从各地的政策中可以看到支持的政策意向,例如山西省的文件中提到“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方面支持。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能源局、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零碳(近零碳)产业示范区专项项目予以支持。鼓励省级股权投资基金加大对示范区企业的支持力度”。但却少有明确的资金数量奖励,这可能与近零碳园区创建仍处于初期试行阶段有关。

  根据绿色园区的创建经验来看,往往是在创建几年后,地方政府发现了它的作用,才会给出相应的激励措施。

  2.近零碳园区的实施路径和关键步骤

  (1)积极推广可应用的绿色低碳发展技术。通过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力、生物质、余热、垃圾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污水源热泵复合供能;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等方式进行能源供给侧脱碳。

  (2)持续提升园区碳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园区碳管理体制机制,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及专职人员,从制度上实现碳管理的长效机制。

  (3)加快推进碳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构建数字化碳管理智慧云平台,搭建能控双管理系统。实现一个库一张网智慧管理,实时进行碳监控,对主要设备的耗能情况实时监测与分析,实现碳集中管理。

  (4)加大绿色低碳技术人才培养。通过招聘、培训、培养,提高园区相关人员的技能,以保证绿色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10

  2.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1.10

  3.丁仲礼《深入理解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和技术需求》2022.09

  4.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近零碳城市、近零碳园区、近零碳社区示范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鲁环发〔2023〕16号

  5.中建政研《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典型案例集》2023

  6.中建政研《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