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网讯 当《在远方》的抖音官方账号文案又一次变成“各自安好”的时候,我脑海里突然回响起我妈跟我讨论剧情时信誓旦旦的说“路晓欧一定会选刘云天”,因为两个人教育背景和某些生活理念的一致性。
而我站姚远,因为这是影视剧常规的逻辑,女主选择男主。
如今,《在远方》播到了30集,我才明白,马伊琍饰演的路晓欧,不是爱上穷小子的富贵女,也不是需要刘达救赎的傻白甜。在这部剧里,她跟谁?有没有在一起?根本不重要。
她与姚远的感情,分开、重遇再开始又结束,她爱的真挚、爱的热烈。
无论姚远是穷小子还是创业成功的老板,她都可以在吃泡面里体会到幸福,她也会在姚远离开的时间里反复询问“你去了哪里”,也曾在见到刘爱莲那一刻哽咽。
但更为明显的是她并非恋爱脑的女主,她始终冷静、独立。
就像二十八集时,姚远面对汶川地震灾区,做出的支援选择,但远在美国的晓欧打电话回来提醒他,作为企业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维护企业形象。
有错吗?从做企业的角度来思考,没毛病,而且足够冷静。
观众被那些描写爱情的廉价笔触模糊了太久。就像我的第一反应:女主和男主所有的折腾都应该是为了成就两个人的相爱。
其实不是的,一段完整的爱情,更像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里面本就包括了权衡利弊、个人价值观念、性冲动,甚至原生家庭以及世俗压力,并不全然是美好。路晓欧在权衡利弊,这是她的理性发挥作用,也是这段爱情的一部分。
但在天灾与生死面前,她的悲悯以及对姚远的爱还是让她遵从内心,回去拥抱那个满脸尘土的爱人。好的作品与角色,本来就应该呈现生活与爱情的复杂。影视剧总是想塑造完美的人,可人怎么可能完美呢?
说起来,路晓欧更像是王小波笔下的女主角,独立、自由。
可王小波写爱情,实在太过狡猾,他的爱情无惧苦难、无畏庸俗,如果非要说惧怕什么,那恐怕就只有时间。而路晓欧这个角色,兼具了独立、自由与现实性。
想想看他们的感情,世纪之交,姚远人间蒸发。三年后,路晓欧如法炮制,她说两个人三年前的账两清了,但其实她又新开了一局。
或许,她想要制造一个机会,一个姚远向她奔跑,而不是逃跑的机会。又或许,骄傲如路晓欧也需要姚远向她证明,这一段三个人的爱情,她的胜利不是刘爱莲退、姚远求次的选择。
她爱姚远,同时也爱自己,这是路晓欧这个角色最为重要的意义。无论如何在爱情里进进出出,她始终都有自己的方向,她可以自信大方的答出“联改直”,犀利的指出姚远家族小作坊式管理的错误,也可以直言自己并不知道如何解决某些问题。
如果最终她跟姚远没能以团圆为结局,我也丝毫不意外,可能就像陈清扬对王二,她要和他分手,因为她发现已经离不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