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由东莞水乡影视文化创意孵化基地和视扬传媒·电视剧鹰眼携手举办的“制片人论坛”活动将于北京秋推会之际举行。主办方东莞水乡影视文化创意孵化基地以集群注册、外景拍摄、编剧中心为支点;以明清古建筑村落和现代风格内外拍摄场景提供和配套服务为主营业态;以影视剧投资、原创内容孵化、影视教育培训、影视旅游开发为衍生业态,旨在集聚影视资源,打造资源整合型和服务型影视文创孵化平台。协办方视扬传媒·电视剧鹰眼一直致力于专业、深度、有市场洞察力的内容原创;依托大数据表达对行业、对市场、对内容最独特的见解。旗下“电视剧鹰眼”、“视扬电视剧鹰眼”、“鹰雄会”、“鹰眼选剧”和“广告雷达”等微信公众号群拥有强大粉丝群体,备受行业认可。
论坛活动由视扬传媒董事长、电视剧鹰眼创始人蒋云峰主持,邀请了电视剧行业大咖代表:深蓝影业总经理、《武动乾坤》制片人张维;大洲影视总经理、《我们的爱》总制片人曾雪涛;爱奇艺制片人、《最好的我们》制片人张妍出席此次活动,就电视剧普遍关注的议题进行讨论与探索。
以下为论坛实录:
蒋云峰:论坛环节为两个议题,一个是后IP时代全产业链的价值开发问题,还有一个是网络剧发展的新特质。
接下来有请三位互动嘉宾,第一位是深蓝影业总经理、《武动乾坤》总制片人张维女士,目前正在拍的项目是跟湖南卫视合作的《我站在桥上看风景》,还有和江苏卫视合作的一个项目。《武动乾坤》大家很熟悉,由杨洋和张天爱主演,现在应该还在拍摄中;第二位嘉宾是前段时间在江苏卫视热播的由靳东主演的《我们的爱》的总制片人,大洲影视的总经理曾雪涛,后续还会有很多项目推出;第三位是爱奇艺的制片人张妍,由她担任制片人的校园网剧《最好的我们》获得了很多国家层面相关荣誉称号,无论从点击量还是影响来讲,都是有口皆碑的,她也是爱奇艺隆重推荐的一位制片人,我们接下来有请三位。
(蒋云峰)
第一个问题,三个嘉宾都要问一下的,从《甄嬛传》《何以笙箫默》到现在,IP浪潮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有人说好的IP就像中国的综艺节目一样,全世界五十年积累的好模式,中国五年就把它消耗光了。拿电视剧产业来讲,有人说,好的IP项目已经被开发完了,剩下的都是头部以下的项目或者说是尾的IP项目,三位怎么看?
张维:这个问题呢应该也是我们业内专业人士普遍探讨的不变话题,我们公司正在拍摄的《武动乾坤》就是过去几年积累下来的一个超级IP项目。今天我们对于IP的转换率和所谓的传言说头部IP拍完了拍什么,我个人感受是:之前的网络文学是不被我们影视圈所重视的,但在过去几年得到迅猛发展,积累了大量的作者人才,当有一两部作品横空出世的时候,影视作品加上我们市场需求就蜂拥而至,到现在为止,确实是所谓的头部内容已经开发得差不多了。
但即使如此,我们未来就不再开发IP了吗?就放弃所有的网络文学了吗?我不这么认为。所谓IP也好,原创也好,在我们看来都是故事,那么能称之为好IP的,无外乎是经过了市场的检验、观众口碑的积累、豆瓣的评分,帮我们、帮所有的制片人做了一个项目筛选,所以说我们才优先选择头部内容,开发最优质的IP。但是茫茫人海,在浩瀚的网络文学里,有更多的人才、更多的好作品,那么未来其实要求我们影视公司和制作人更多以大数据为参考,对内容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要故事够精彩、够丰富,能够适合影视化改编了都是好IP,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曾雪涛:我个人的观点,IP的提法,当时也是值得商榷的。其实IP就是基于知识产权内容而延伸的版权开发。在中国影视界,我们目前讲的IP更多的是基于网络文学。国外影视剧当中有一个命题叫做高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IP也属于高概念的一种,就是有一个可以推销出去的原型,非常单一的、可宣传的卖点,具有重复性的编写价值。基于这个层面来讲,除了网络文学,更好的一首歌、更好的故事、人物的典型,可开发的东西是非常多的,不存在现在所谓的头部资源做完了,没头部了,开始朝肩、朝腰来做了,我觉得这个多多少少有一点片面。
其实现在不是说离开网络文学,中国影视就没有发展方向了,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平台在项目选择上的单一性、IP过度开发造成的结果。虽然影视作品非常多,但衡量标准、选取标准变得非常单一,所以我不太赞成IP开发完了就没什么可做了。我觉得,如果我们更专注于做高概念项目的话,影视题材还是取之不尽的。
(张维)
张妍:其实刚才张总和曾老师说得非常充分而且到位了,基本上从内部的角度、市场的角度分析了蒋总所说的IP。那我就从平台的角度来说一说:其实IP这件事情大概在15年甚至是14年爱奇艺的网络剧论坛上就讨论过。当时爱奇艺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也就是我的领导,现在也是爱奇艺的副总裁,做了个演讲:不盲目迷信IP。
在那个时候,作为我们平台方来说,就已经意识到要正确看待所谓的头部内容,无论它是故事还是畅销的书,甚至是知乎上或者天涯上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都会被影视开发出来,我们从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冷静下来看IP热这个事情了。
第二点我想说的其实刚才张总和曾老师也提到了,回溯IP这个词,英文全称是Intellectual Property,它其实是个特别中性的词,但是可能被市场追捧,被资本疯狂地拥抱,所以大家觉得做IP就一定强,一定好。就像张总刚才所说的,IP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积累,或者粉丝市场的验证,作为我们平台方来说,它可能风险相对较小。我们已经看到了,已经接受这个故事,接受这个人物,接受这个题材。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IP,《鬼吹灯》也好,《盗墓笔记》也好,它其实就是经过前面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积累下来的。
但我觉得IP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们现在仍然有很多优秀的编剧、作家在不断生产内容,他们还在写,读者也还在看,我们只能说过去十年二十年积累的东西已经消耗了一部分,但是接下来还会有很多好作品层出不穷的出现,用动态的眼光看它会比较好。比如当年的《围城》现在来看它是不是IP,一定是,钱钟书先生那么有名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现在像张总的《武动乾坤》,爱奇艺的《大主宰》,其实也是最近几十年积累下来的IP,不用那么悲观地去看,它是一个很动态的东西。
蒋云峰:我们电视剧鹰眼一向比较积极地建设性看待行业问题,我个人也赞成几位嘉宾对于IP的观点。其实任何资源,刚开始开发时一定挑最好的,当然也会剩下一批特别好的IP因为种种原因稍晚一些被开发出来。
说到爱奇艺,最近播的《河神》,还有张总之前做的《最好的我们》,自制网络剧越来越受到关注了。接下来要问的问题就是,爱奇艺在自制项目上的题材规划有什么特点,跟其他两家视频网站相比有什么不同?
张妍:其实我们一直被问到这个问题,我作为一线的制作人,每天可能要面对很多合作伙伴会说你们到底希望要什么样题材的作品,我们的回答是什么样的都好。我们不是以题材来论的,不是说这个题材我们做,那个题材我们就不做,而是说唯一的标准就是好。
这个有好几个方面,比如说,拿题材来衡量的话,它其实很像丁字型结构,我们回顾下爱奇艺的一些作品,《最好的我们》这种很青春校园风,很少女风的题材,也有刚才蒋总提到的《河神》,还有现在正在爱奇艺上线的《无证之罪》,它们都是非常类型化的片子,我们还会有很都市方面的,还有像《大主宰》这种非常大、非常受市场认可的IP。
从广度来讲,我们每一个类型都会有涉猎,在每一个垂直领域里面还会继续深挖,比如说像《无证之罪》这个类型的,我们以后还会做,虽然市场验证可能说它相对小众,受众相对少,但它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IP,甭管是欧美市场还是国内的一些电影人,在这方面的探索是非常见真功的,这方面对编剧的要求、对制作人的要求都很高,所以它也是一个展现我们市场专业水准的平台。
我们在数量上确实会有一些偏好,比如想一些很大众的,所谓的头部项目。这个“头部”,不光是它投资规模的“头部”,也是它受众广度的“头部”,也是意味着整个认知度的“头部”,所以我们会做更多的头部内容。但类似度比较强的我们会追求精,比如说一年的数量上可能会相对减少,但肯定会做几部,并且做得非常好,所以从类型题材上大概是这样一个划分。
蒋云峰:谢谢,然后还是这个话题延伸开,曾总您看过《河神》吗?
曾雪涛:我看过《河神》,公司的员工还出演过《河神》这部网络剧。
蒋云峰:所以您对这个剧非常熟悉,都知道《河神》跟去年的《老九门》作比较,《老九门》是类型化的,是个大IP,但是《河神》不属于大IP,是一部作品,市场会小一些,用的演员也没那么大牌。前段时间出台的演员片酬不能超过制作费用的40%对您接下来做剧有什么启发吗?
曾雪涛:首先对于政策出台是衷心拥护的。在座的大多数制片人其实跟我一样,做片子就是要卖的。几千家制作机构满打满算只有八个客户——五家电视台、三家视频网站,几千家面对八家,还要大量的作品。这么多制作机构,盯着屈指可数的几十个一线演员,演员成本高就是必然的。
现在也有一些文章说日本、韩国的演员怎样怎样,都在跟我们国家的艺人高薪相比较,但是我们不要忽视一个基本的业态现象:全世界大概除了中国之外所有的国家,所有的影视内容生产行业,一定是平台自己做内容,没有说哪一家没有平台的公司自己在拍剧的。他们做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依照平台广告的实际存载量,我适合请什么样的演员,我适合做什么样的剧。这样平台主宰的形式,演员价格肯定是上不去的。比如说国外的《生活大爆炸》,做了几季之后价值越来越高,演员的片酬也随之上涨,超过了平台承受能力,所以就停了。
我觉得未来中国很可能渐渐回到由平台主导生产内容,当然这个发展下去的结果就是像我这样的制片人就没饭吃了,但一定会朝这个方向发展的。现在视频网站已经这么做了,现在看来视频网站是以自制为主的,但是五年以后或者要不了五年,两三年以后基本制作人就是视频网站打工,你报一个选题,他设定演员的制作成本,你拿你的劳动酬金。电视台的生存方式更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演员片酬高低更多是由中国独特的行业业态决定的,等哪一天只是平台来拍剧了,演员价格自然就下去了,张总应该深有同感,因为我们俩人都是从平台出来的。
(曾雪涛)
蒋云峰:对,曾总以前是厦门台的,张总以前是天津台的。请张总来说说制作这块如何来与时俱进吧。
张维:首先我觉得我们行业协会发的一些规则,一些声明,包括总局对我们行业内的一些限定,片酬也好,整个出发点是好的,是想保护我们行业的。这点我觉得作为制作公司、作为行业内的人士,是非常感谢的。
但是有一点,其实在电视台里面,购销中心电视剧版块是市场化最高的一个部门。从十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制播分离了,完全是制作公司自己拍戏、承担全部的风险,平台方予以采购。那么换位思考,作为制作公司,怎样让自己的项目获得一个更高的收益呢?我们就要加码,安全系数越高越好。
刚才说的IP也好,从内容层面上,先有一个好的故事在手里,再有一个强大的平台在手里,我们发行就好了,这就安全了,这是我们行业的属性决定的。演员的片酬大家也有感受,那编剧的片酬呢?导演的片酬呢?场工的片酬呢?其实这个行业里所有人既是受益者,也是身处其中者。
与此同时,我们发行价格也涨了很多。中国经济的发展这十几年也发生了剧变。我07年调到节目中心,当年签署的第一部上星的剧单集价格是一万五,当时我签合同的时候,前辈老师说太贵了,早些年卫视的剧就三千、五千一集。但是现在300万都已经突破了,互联网单集千万已经分分钟了,甚至未来可能破一千五、两千的,这种可能是不是都会有呢?当然,一切都在变化之中。
反过来说,我们制作公司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只能在变化中求变化。根据市场的变化、平台的需求,做我们能掌控的题材、能掌控的投资项目,这是我的个人感受。
之所以有公司定位做头部内容,有公司定位做精准内容,还有公司做题材特殊的内容,我觉得取决于这些点:一是项目的基本成色,它是否允许你把它做成一个头部内容,如果天时地利具备了,我认为就要往上拉,就要码到最好的班底,最好的项目来做头部内容。但是也许不够呢,并不是每个公司的储备都是头部内容,谁也不敢说这样的话。我们选择性价比最合适的,角色上可能没有那么大咖但是很适合那个角色,回归到制作本身来做,控制成本,只要题材有特点,品牌好,至少是有影视公司生存空间的。
在公司定位,做《河神》这样的片子,做《武动乾坤》这样的片子,还是做时装偶像片,我个人感受是取决于制片人自身的偏好,像我们公司就拍不了《河神》,因为我会害怕,但是这片子拍得真的很好,给我我做不了。我能做的东西是时装的、偶像的、古装武侠的、特效工业化很高的项目。这个取决于公司的状况,公司规模有大小,制作人有偏好,包括行业的发展,所以我认为一切都是在动态中求发展,这也是我自己的感受:高有高的做法,低有低的生存之道,只要在行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是最棒的。
蒋云峰:刚才轮流问了三位一些问题,现在再抛出一个问题。刚才曾总提出来三五年内我们要为视频网站打工,其实是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走自制、定制。内容和平台,特别是在项目股权上的融合度,近一两年加大了力度。
我们鹰眼宣传的项目当中,经常会看到台属影视公司、视频网站都在出品方行列中,甚至是出品方第一位,第一位什么意思呢?股权占比最高。为了项目安全,一些投资方主动压缩了盈利空间。我想问一下三位嘉宾,你们两位是从传统平台出去做内容的,还有一位是一直在视频网站,对这个趋势,内容平台一体化或者股权融合,是会长期发展下去呢,还是说这只是行业嬗变的一种形态而已?
曾雪涛:我觉得至少在当下,不可控因素最大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最安全的。因为现在一个项目,我们从平台的购销意向、主创人员的选择,包括制作过程的方方面面,可以讲中国极少有任何一个制作人,甚至任何一个公司拥有这样全方位的资源和能力。
以前拍片子整个的运作方式更多是把注意力局限于影视剧创作制作本身,但是从两年前我就有体会到,作为一个制片人,单单关注创作和生产已经不够了,因为我们更大的机遇在于平台的播出,甚至播出效果,以及它的衍生产品,包括它的后续能不能做成IP,能不能做成长尾一直做下去,其实已经要方方面面的资源了,这种资源的范畴其实远远超出影视创作本身。
所以至少在做一些大项目、头部项目的时候,肯定会走一走资源整合的道路。再加上我们这个行业经过资本的热烈拥抱后,这个程度应该会越来越紧密。可以讲,我们翻开现在所有头部剧的构成,纯粹局限于创作或者制作的投资方已经不够了。整个片子五六家出品单位几乎把一个项目整个运作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各个环节囊括了,所以现在的拍戏不单叫做拍戏,严格意义上讲叫做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项目开发过程肯定需要各方面的资源来介入,否则的话,要想成功地把一部作品做完,不确定因素就会变得非常大。
张妍:从平台角度上来讲,看似平台好像是强势方,或者张总刚才有一句话说平台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好像平台自己很主观。其实,我自己身在平台,所以我最知道我们所谓的需要什么其实更多的是这个市场需要什么。
可能我们比较幸运吧,因为我们一方是直接面对每一个点击用户。比如说爱奇艺数据的基础非常好,龚总也在强调我们是一个双螺旋的公司,技术跟内容并行。像《河神》这部片子,我们有时候会分析到每一分钟,比如说是不是有人走了,点击量突然下滑了。这个也是美国市场在做的一个分析,就是真正工业化的流程。
我们知道美剧的编剧方式就是工业化模式,所谓工业化模式都是设计好的,比如说我在几分钟必须有一个小高潮,几分钟必须有一个强情节,或者几分钟要舒缓一下剧情。我们也正在用这种方式来慢慢地促进内容的生产,因为刚才曾老师也说过,内容不能像原来那样从内容本位的角度上去说,我们更多的也要去关注内容的接收方,也就是我们的受众,因为我们直接2C,第一时间能得到每一位用户的反馈,爱看看,不爱看不看,爱看的点在哪儿,对内容的接受度在哪儿。
(张妍)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在跟像张总、曾老师这样非常优质的内容制作方合作,我们也不停地在合作现在最有创作力的一群人,无论是导演还是影视行业方方面面的人,他们这些真正的内容很棒的生产者。他们怎么想的、想做怎样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推演这个市场观众下一步可能会看什么样的内容。我们也正是接收了两边的信息,再通过分析整合,跟制作方合作的时候提出作品应该怎么做会更好。
就像去年我们上线的《最好的我们》,是八月长安的一本青春小说改编的。且前有一个片子《你好,旧时光》也是八月长安的,今年年底就要上线了。我想说的是我们会从内容上不断探索我们汇集的信息,分析整理,然后把它消化。
爱奇艺也会规定一些标准,这看起来强势、有话语权,但其实也有风险,因为大家都知道爱奇艺投资做的很多头部内容是爱奇艺全资的。做影视行业的都知道,谁全资谁就是承担了全部的风险,为这个项目买单。所以对制作方来说也是旱涝保收,至少会有一个保底收入。当然我们也会建立很好的收益分成机制,如果项目点击量更高或者招商更好,我们也会跟优质内容合作者有一个利益的分享。
所以我们自己已经用全资这件事情把所有的风险承担了,更多的是寄希望于我们的内容制作方提供更好的制作、创作的环境。现在,市场已经到了一个充分可以交流的阶段,强强联合可以生产非常好的内容,大家都拿出自己有优势的资源。比如说爱奇艺拿出最优势的平台资源,制作方拿出最优秀的、最专业的制作能力,甚至经营能力,大家都在为一个项目加分,这样可以把这个市场做得更专业,往前推得更远。
蒋云峰:就是告别单纯的买和卖的模式,发挥各自的优势,把这个蛋糕做的更大更好吃,同时因为这个蛋糕投资越来越大。其实就是投资方把产业链上的点都布好,也是一种优势互补、资金互补。
张维:我觉得作为影视公司,我们有很多的现状,比如说信息量、对市场的了解、对项目的判断和评判。那么在此之前,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听到一些知识。因为平台信息量是非常广的,不像以前卫视,在全国所有电视剧筹备之前都会跟平台报备的,今天的平台转移到互联网了,我们的三大平台采购中心可能信息量是最大的,基于前面说的电视剧市场化的高风险,我们都希望能更早从平台获得更安全、更全面的信息,这是我们制作公司最愿意跟平台合作的根本原因。
第二点,是基于行业的发展,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太快了,同时我们的人才积累远远不够。就像刚才所讲,为什么片酬会极高?几千家影视公司在抢十个人,这十个人能不涨价吗?别说十个人了,就是一百个人也一样,十三亿人抢这一百个人,不涨价才怪呢。所以这取决于过去这些年我们的行业市场发展和我们的人才匹配跟不上这样一个现状。但是因为国家经济、文化产业国情,这都是必然的,未来一定会发展的更好。
这两年,不管是工业化的体系还是人才储备,越来越正规,这是我们未来行业良性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步,对从业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地要求我们制作人、各个岗位上的专业人才潜心研究制作,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匠人之心”这个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因为我们这个行业都是手工业者,一个镜头、一件衣服、一个道具都需要一点点做出来,其实就是工匠精神。未来不管是2B还是2C,最终都要2C,观众决定我们一个项目的成败。
在现在这个过程中,发行模式都是过程,都是平台一把买断,未来会不会分账呢?平台不替我们承担所有风险,完全是会员决定,那么我们制作公司风险就更大,所以这种变化和可能性都有。基于此,我的建议是说,不管跟平台合作,还是我们自己组建项目团队,还是结合当下社会情况、人文发展、我们的情感需求、社会热点综合下来找能打动人心的故事,这才是我们制作公司该做的事,这是我的观点。
我很看好这个产业的未来发展,因为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精神需求越多。精神需求里电视剧是一个最核心的支柱产业,我们在座的各位本身也是电视剧的观看者和消费者,那么13亿人口有多少是我们的观众呢?我认为都是,只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拍出观众喜欢的片子,这是我们要做的事。
蒋云峰:好,谢谢张总。我看现场也没有“掉粉”,没有人离场,后面都坐满了,站着的都没有要走的意思,所以我们加个问题,在大家吃饭之前完成这个论坛。
这个问题是什么呢?也是今天刚发生的,腾讯公布了4300万的VIP用户会员数据, 挑在9月28日公布,大家可以查一下腾讯的股价有没有上涨。4300万,再加上其他网站,我估计得突破1亿。但是我不知道统计口径是什么样的,像我就是我有剧想看才会去买会员,如果这部剧拉长到两个月播,我就买两个月,我不太会买一年的,打听下来,身边好像都是这样的,一种是短期性买会员,一种是借会员。
当然,付费市场这里面有很多文章,这是一个新的领域,我们才刚刚踏出一小步。我们以前讲,电影是2C的市场,观众买票;电视剧是2B的市场,平台掏钱,其实是广告主投钱。如果我们有1亿个会员,这个会员未来质量会更高。比如说我一年会员费和手机用费差不多,算3000元,每个月200。200元的话费、流量费也很正常,就算打个折,100元,每个会员贡献100多,中国移动互联网或者说移动视频5亿的用户,按照80%的使用率,也有4亿人,每人每年花1000多元,不得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这还是刚刚开始,分账模式或者其他的一些模式未来都有可能,所以我想问下三位,特别是内容生产商,从内容生产商的角度没有和平台有更多的探讨或实践?或者听到身边的朋友有这样的分账模式实践?
张维:这个模式我最早听到的是爱奇艺的网络大电影,就是采用这样的模式。因为整体而言,投入的成本不是特别高,有点像单片、单会员电影付费一样,就是看一次三块、五块,然后拼单,它体量比较小。但随着未来的发展,电视剧这一块我认为有可能会慢慢采用这种方式。对于平台而言,可能在电影方面适用的比较多,未来如果成本高居不下,市场的风险就应该分摊了,让平台一家买单,也是不公平的。不顾是制作公司也好,平台也好,广告商也好,我们更希望可以采取一个联合分账的方式。
至于这个方式未来什么时候会采用,我不敢讲,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时间,可能会很快,但这一切都是伴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来的。2018年制作费、片酬会不会再涨,平台的收购价会不会再高,也可能联合降价了呢,都未可知。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变化之中吧,所以我对整个行业的态度就是“动态中求发展”。只能这么讲,太武断的话不敢说。
曾雪涛:蒋总对这个数字是很敏感的,我记得去年年底在上海,蒋总告诉我现在视频网站注册付费用户要突破1个亿了,今天又告诉我们腾讯4300万会员这个数字。如果说去年年底的数字是个分水岭的话,今年这个数字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数字,我不太敢讲中国付费用户,因为我在这上面花钱是比较抠门的,超过200我就不愿意再花了,对年轻人来说,就不要说1000元了,如果每个人是500元,1亿的用户算起来是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其实中国和某些发达国家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在互联网相关领域,中国无疑是甩开所有国家的。因为有了互联网,我们有了所有的共享经济,我们有十几亿人,有大量的年轻群体,能跟互联网沾上边的,能跟我们庞大人口基数沾上边的,未来在中国各个行业永远是朝阳产业,基于这一点,我对影视行业充满信心。
另外一点,就是互联网注册用户爆发式增长必然给分账付费形式打下一个夯实的基础。以前视频领域在互联网上属于不太赚钱的,我觉得也许今年就是一个分水岭,因为谁想实现盈利,都需要付费用户支付切切实实的现金流才能构成,也许它会催生整个中国内容产业的一个转变,一个完完全全把传统媒体给抛弃掉的转变。基于这一点,可能大家现在也注意到其实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都有国有资金的进入。
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这不是要监管互联网,而是国家把互联网已经办成中国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渠道,是国家战略层面的。跟党走、跟国家走肯定是没有错的,所以现在不是你想不想拥抱互联网,而是互联网一定是未来中国内容产业主力军了。
张妍:我想说的是,不管你拥不拥抱互联网,我们互联网一定是热情拥抱大家的。其实,付费这件事不光是内容生产者在观望、我们的平台甚至用户也在观望。但这件事其实是取决于大环境的,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点就是付费习惯这件事,刚才曾老师也点到这点了,因为内容而花钱付费这件事并不是这个大环境下本来就有的习惯,其实是源于知识产权这件事,必须得充分认识到内容是一个知识产权,这点认识到了,才会愿意花更多地钱为这个内容买单。
所以反推回来,2015年的时候,爱奇艺有个网剧叫《盗墓笔记》,其实是那一部剧真正撬动了互联网用户愿意花钱为一部剧买单这件事。但也有一个让我很尴尬的事就是在《盗墓笔记》播出当天,我们的服务器崩溃了,在那个时间有大量的用户涌来,并且是付费用户,所以我们一时间没有预判到会有这么多的观众和网友会愿意为之买单,所以算是这部剧打开了付费突破口。
第二点,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来源于内容的推动,因为有好的内容,观众才会愿意花钱,这是普遍的心态。从我们平台方也好,制作方也好,我们也是观众,我们会设身处地为观众去考虑,所以下一个现象就是当内容真正精致到一定程度,一定会有人为内容买单。
《盗墓笔记》之后,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付费用户的产生也是因为越来越多优质内容的产生。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参照,比如美国市场的HBO常年放的电视剧,其中的付费内容才是我们在国内看到的优质美剧,他们也会放一些一般的内容,免费的内容是特别难看的,根本就追不下去的那种,所以这两点上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要从观众本身的付费意识、从内容上提供给观众值得买单的内容。
当然其中还有平台方在中间去做很多,比如平台的搭建、运营等工作,可能这个完成之后还有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要在全国付费用户达到一定基础之上,我们才会真正出现所有的头部内容去点击分账,像刚才张总说到的,共享收益、前期共担风险,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其实爱奇艺在这方面一直在做突破,当年的《盗墓笔记》首先打开突破口,直到现在,一些网剧也采用这个模式,如《花间提壶方大厨》,最后收入比它投资的两部还多。所以已经有很多内容在慢慢用这种方式试水或者说制作方和平台方开始探讨怎么进行资本的运作了。只要这几方面都具备了,这件事不会太远。
蒋云峰:好,谢谢三位为大家展现付费内容的现状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实我们讲中国这些年的发展,人口红利是很好的优势。以前制造业主导的时代,人口红利带来了劳动力成本低。在未来,特别是在互联网科技上领先全球,靠的还是人口红利,中国13亿人,加上放开二胎,互联网上的消费,特别是年轻人消费文化内容,会越来越多。
说到人口红利,那印度也是很多人口呀,为什么印度这方面会不如中国呢?这里有组数据,说中国的女性就业率全球第一,而印度女性无论是受教育程度还是就业率,都是很低的。而影视内容,如果有了足够多的女性的消费,就会有很大的空间。
所以说中国这样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就直接决定了中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影视内容的开发,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好的。只是现在讲阴阳调和,就像印度男女的调和度不够,所以没那么发达,中国调和的比较好,包括传统媒体和我们的视频媒体,也是在阴阳调和的一个比较合适的状态当中,才会迸发出更好的发展态势。
然后从一个点看,我们似乎能感觉到这个行业哪里不对,但是又很让人兴奋,只是这个点没有被点燃,所以我们期待我们明年再办一次制片人论坛。一是希望能看到我们东莞水乡影视基地有更多案例出现,有很多公司注册,很多项目在那边拍摄,很多编剧在那边创作,另外也祝在座的各位以及三位嘉宾有更好的作品贡献给整个行业,谢谢各位同行光临电视剧鹰眼与东莞水乡影视基地合办的“制片人论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