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腾讯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测算,2016年中国网络核心版权产业的行业规模为508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3%。其中,在版权保护以及移动体验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我国数字音乐产业实现了高速发展,相比2006年,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行业规模增加了10倍,突破150亿元,与美国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
政策支持、平台跟进版权共识是数字音乐腾飞的起点
严格地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的飞速发展其实是2015年开始的。这一年,国家版权局的“最严版权令”一举刺破了盗版这个毒瘤,各大音乐平台主动自查、下架的未经授权的歌曲累积达到220余万,成效斐然。与此同时,各平台也纷纷积极投入到了正版化曲库的建设以及音乐付费常态化的转型中。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音乐市场迎来了告别纷争、共同抵制盗版的繁荣景象,并逐渐扭转了广大网民对于“音乐免费”的陈旧观念,此外,为更好地践行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步调,各大平台也加速引入正版音乐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保障的曲库。
由于国内音乐市场的版权意识尚在复苏阶段,对于音乐人和版权方来说,运营与维权并行的难度较大,因此,对于唱片公司来说,选择一家数字音乐平台,代理自己版权运营与维权等工作是合适的做法,“独家版权代理”成为了版权方与平台方的合作常态。此时的“独家”包括对授权音乐内容的分销,也就是说,版权方的授权内容并不仅限于某平台单一使用。
2015年10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对网易云音乐转授150万首音乐作品,成为业内首个版权转授案例,双方为版权内容互通有无的举措获得业界和国家层面的高度肯定,并为日后各个音乐平台之间“内容转授”的版权资源共享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效果来来看,“独家版权代理”的推行不仅大大加速了国内正版化的进程,也方便了用户自主选择喜爱的音乐app,音乐人的收入也更有保障、好作品不断涌现,也为泛音乐的市场盈利机会铺设了肥沃土壤。
多元商业模式撬动产业升值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网络音乐产业正向流媒体付费音乐演进。就模式上,可分为5种形式:纯免费增值(Spotify),有限免费增值(Pandora),垂直付费(Apple Music),独立付费(Deezer)和软性捆绑付费模式(Amazon Prime Music)。
不过,无论哪种模式,都没有逃脱“听”音乐的单一。与之相较,起步较晚的中国音乐市场反而要丰富得多。
智能设备与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生活串联起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二次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需求和基于文创内容的精神生活需求同时被满足,也让人们的消费重心逐渐向其倾斜——这对于音乐、视频、文学等网络版权产业而言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但显然,早期围绕商业广告的单一变现模式已经不足以撑起平台的竞争实力了。随着音乐场景化不断扩展,粉丝经济、音乐演出、音乐硬件等围绕版权的衍生产业都成为潜在的商业机会。
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成功试水数字专辑后,阿里音乐、百度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基本都形成了以“包月会员+数字专辑”为基础的商业架构。此外,多元化的业务形态,也构建了多元化的商业模式。
根据IFPI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全球音乐报告》,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音乐市场已经完完全全、彻彻底底进入数字时代,数字音乐占比高达96%,在全球排名已经上升到第12位,数字音乐更是排名全球第9,流媒体音乐排名全球第7。基于此,有观点认为中国数字音乐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未来三到五年,将会成为全球数字音乐最重要的三大国家。
用户参与带动产业发展新动能
全民版权意识高涨,让音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对每一位音乐受众而言,参与音乐成为了聆听之外的全新需求。基于此,针对音乐的社交大行其道,网易云音乐的热评、QQ音乐的歌词海报等,都满足了用户对音乐的表达欲。另一方面,版权环境的好转也激励了更多有音乐理想的人来投身音乐,音乐平台也顺势展开了各种新人孵化行动,并成功在乐坛激起水花。
在这个层面上,有虾米的“寻光计划”,网易云音乐的石头计划、腾讯的腾讯音乐人计划等等。从对品牌价值成长的激励来看,对于数字音乐平台而言,自平台IP孵化的意义已不亚于对头部版权的争取。
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段玉萍曾表示,网络音乐平台的发展需要合理的授权模式、良好的商业模式以及广大网民的版权保护意识。
基于版权环境的全面好转,各大数字音乐平台应继续遵循版权共识,通过合理转授互通有无,保持健康稳定的产业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不断加速商业模式、正版曲库、用户社交等的建设,以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市场、用户需求的敏锐前瞻和把控的进一步强化,才能共同撬动数字音乐市场的更大价值。